为什么父母对小孩犯错的容忍度很低
父母越是爱孩子,越是不能容忍孩子犯错,正所谓“爱之深,责之切”于是,孩子一犯错,父母张嘴就是批评指责。有时候,父母并没有意识到,情念之下,自己的批评只是为了发泄心中的怒火。
一个孩子到了超市就要求买零食,孩子的妈妈火了:“你怎么就这么馋呢?一天到晚就知道吃吃吃,要是学习这么用心就好了!”这是妈妈在发泄对孩子吃零食的不满情绪。
在校长办公室里,一位父亲被告知,他的儿子和别人打架,把别人打伤了气急败坏的父亲,踹了儿子一脚,说:“会打架了?看我今天不教训你!”这是爸爸在发泄自己因为儿子犯错而被叫到办公室的怒火。
心理学上有个情绪ABC理论,A代表诱发性事件,B代表个体对诱发事件产生的看法、解释,C代表产生的情绪和行为结果。我们通常认为情绪和行为结果是直接由A引起的,即A引起了C。ABC理论则指出,A只是引起C的间接原因,直接原因是B,即人们对诱发性事件所持的看法。
也就是说,父母情绪的失控往往不是由于孩子的行为引起的,而是由于对孩子行为的看法。比如,孩子又写错字了,你生气的不是这个错字,而是觉得孩子永远都这么马虎。
为了发泄情绪,把矛头指向犯错的孩子,不仅无法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,还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。导致孩子犯错的原因有很多,可能是有意为之,也可能是无心所致。父母不应只顾发泄情绪,而应该寻找孩子犯错背后的原因,以便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。
正确的批评应该包括:就事论事、确认可罚性以及如何改正错误,这才是批评的意义。
很多时候面对小孩的错误,父母只是条件反射做出这样的行为而已。
本站部分文章来源网络,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,本站原创类文章严禁转载
相关推荐
孩子的每一个行为都是有原因的。但我们大人往往都很心急,只是单纯地责备“你怎么这么笨”“你为什么总不听话”“你怎么又做错了?”我们没有耐心或者根本不知道要去了...
教培资讯
来源:中国劳动保障报作者:陈柯偊今年以来,重庆市万州区职业技能培训“点”上攻坚,取得良好成效。万州区聚焦重点群体就业技能培训,根据全区重点产业、特色产业...
教培资讯
杭州初中入学条件及政策小知识:外地孩子篇 • 居住证是关键 外地孩子要在杭州上初中,父母双方必须持有居住证,且需满足居住满六个月和社保缴纳一年不断(不含补...
学业规划
(1)回顾教师课堂讲授的内容及其过程,目的在于弄清哪些完全理解了,哪些没有理解,使进一步的复习具有鲜明的针对性和目的性; (2)复习课本,目的在于深化; (3)整...
学业规划
成长规划网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06251号